图片故事:“非漂”福清人2018-04-20
1/33

显示
  • 当地人称,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福清人。福清市江阴镇外坑底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全村大概一千五百人,出国的至少有六七百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早期去日本和欧美的多,现在更流行去非洲和南美的阿根廷等地。去欧美的在那边定居的多,回来过年的少。像严青青这些去非洲经商的村民能回来的都会赶回国内,和家人团聚,“非洲那边没有过年的气氛”。
图为2018年2月11日,福清市江阴镇,当地随处可见的别墅。福清人在海外经商挣了钱,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澎湃新闻记者 谢匡时/视觉中国
  • 著名非洲问题专家、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中国“新移民”及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带来新的移民潮。福清人最早去非洲闯荡也大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新千年之后逐渐多起来。
图为2018年2月11日,福清市江阴镇,一名从非洲返乡的女子在高处眺望家乡的海景。
  • 目前,福清人已经成为活跃在非洲华人华侨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他们在非洲大多开店,或组建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少数人在当地打工;近年投资建厂也逐渐兴起。据福清市侨联江阴镇侨联分会2016年12月数据统计,江阴人在南非8996人、喀麦隆480人、毛里塔尼亚306人、摩洛哥292人、阿尔及利亚163人。算上短期的流动性人员,江阴人在非洲的数量更大。
图为2018年2月9日,福清市江阴镇,镇上打击偷渡行为的宣传语。
  • 早一辈在海外积累财富和地位的同时给后人们带来了示范效益,而福建沿海地区比较强烈的家族式观念,让这种示范效益得以巩固。一批批的年轻人跟着家族里的人出海“讨生活、发大财”。严青青所在的福清市江阴镇就是“中国民间走出去”的典型。只不过是,他们去得更远一些,成为了“非漂”。
图为2018年2月8日,福清市江阴镇,一户从海外返乡过年的家庭正在举行婚礼宴席。
  • 2018年2月7日,福清市江阴镇,姚江龙参加从非洲返乡的同学聚会。他四年前从南非回到国内工作,但仍有回南非经商的想法。
  • 2018年2月7日,福清市江阴镇,渔民在打捞海蛎。今年,江阴镇推行填海造地工程,每年的海蛎产量都在减少。政府给予渔民补贴,鼓励他们上岸发展。
  • 2018年2月6日,福清市江阴镇岭口村,从非洲返乡过年的喀麦隆中华商会会长翁明发给搞卫生的工人发工资。翁明发每年只回来一趟,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今年请了6个工人搞了整整两天卫生。
  • 2018年2月6日,福清市江阴镇岭口村,从非洲返乡过年的喀麦隆中华商会会长翁明发站在自家6层楼的阳台。每年回家,他都会到楼顶拍下江阴镇的“高楼大厦”,感受江阴镇的变化。
  • 2018年2月6日,福清市江阴镇外坑底村,严延杰用扁担挑着大包小包行李去赶车,他在过年前要赶回马拉维和留守的妻子团聚。
  • 2018年2月5日,福清市江阴镇外坑底村,十几名从非洲返乡过年的村民聚在严声(左一)家里喝茶。严声2003年去非洲喀麦隆经商,是村里最早一批去非洲的人。外坑底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全村大概一千五百人,出国的至少有六七百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早期去日本和欧美的多,现在更流行去非洲和南美的阿根廷等地。
返回图片频道>>

我要说两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