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能人多 现代“干将”民间藏2018-08-14
1/33

显示
  • 陕西西安的毛乃民是一名业余中国古代军事装备的爱好者,带着复原古代军事装备历史原貌的想法,2006年,52岁的他开始在家自制古兵器。如果纵观他的人生,就会发现他以前的入伍、进公安局任职、当自行车教练的从业经历似乎与现在每日从事的工作没什么关联。唯一能扯得上边的可能就是他自幼爱画画,这为现在切割玉石用到的画线、盾牌及剑椟彩绘打下了美工基础。
图为2018年5月22日下午2时许,西安市振华路一小区内,痴迷秦代兵器研究的毛乃民,在家中打造出一个1:1大小的秦代弩。赵彬/华商报/视觉中国
  • 他制作的第一个古兵器是盾牌。2012年7月25日,记者看到在他家沙发上,一字排开有四面盾,有周身涂满黑色的还有红色的,但盾边的彩绘尚未完成,这已经是他用第五套模具做出来的盾了。盾脊高耸,逐渐回落至盾边再次翘起,形成了一个弧度。
图为2018年3月19日,广西南宁,被誉为“壮刀王”的黄冬鹏正在制作刀具。2000年,黄冬鹏受国外刀具杂志的启发,萌生了自学中国传统锻刀技艺的念头。随后花费9年时间,钻研花纹钢锻造工艺,将“壮文化”与手工锻刀技艺结合,开创独具壮元素的刀文化,并制作出《壮刀》系列刀具工艺品,传承壮民族精神。黄冬鹏表示“希望中国传统刀文化能引发更多关注。”
  • “第一个模具做出来的盾太难看了。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毛乃民说。2007年,改良后的第二个模具出炉了,他决定把造出来的盾找专家给看看,几经打听,他找到了被尊称为“秦俑之父”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袁仲一。
图为2017年11月15日,石家庄,天色渐暗,尹墨文收摊回家。曾经是不收徒,现在是收不到徒弟,铁匠世家传承了四代,尹墨文做了半辈子铁匠,现在尹家的手艺可能要失传了,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下一代打工的打工,上大学的上学,这门手艺要吃苦,现在的年轻人都干不下去了……”
  • 最开始那面盾没能做出弧度,秦朝的兵器是很讲究的,盾边前翘是为了防止对手的剑、矛等从盾两边划过时伤到持盾人。后来的盾就做得比较像了。”袁仲一说。
最让毛乃民兴奋的是,袁仲一送给他一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这为他此后制作秦朝古兵器提供了依据。“感觉就像武林中人得到了武林秘籍一样。”毛乃民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图为2017年11月19日,西安,王氏父子在家里建立了一个古兵器博物馆,里面展出父子八年时间耗费六十余万元打造出的200余种古代冷兵器。青龙偃月刀做了五个,最重的82斤。
  • 除了对盾牌感兴趣,在他看来,秦汉时期的古剑,出土时大多已面目全非,有极少数也只是剑刃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而剑鞘、剑上所有装具除玉剑具外均不复存在,他想把这些都复原起来。
图为2017年11月19日,西安,王氏父子在家里建立了一个古兵器博物馆,里面展出父子八年时间耗费六十余万元打造出的200余种古代冷兵器。父子两人在家中打造各类古兵器。
  
  • 没想到,实际操作起来远比他想象的艰难,首先找材料就很费工夫。剑鞘他几经挑选用了西伯利亚松木。“这种松木由于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下,纹路细密,材质紧密。”
每把剑在剑首、剑格等四处都要用玉石,他便直接前往格尔木,买了许多赌石,有黄玉、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品种。“就是想试一下,哪种更合适。”毛乃民说。
图为2017年9月15日,天津。侯光宇坚持古法手工铸剑,简单的工具凝聚了无数的智慧,这是力量与自然的“相爱相杀”。锻打、沾火、淬火、冷冻……侯光宇掌握着无数把剑的生命周期。
  
  • 3把青铜剑用的青铜也是他到浙江温州,将铜和锡比例配方交给一个厂家给他锻造出粗条后,自己带回西安打磨成了8面剑。
图为2017年9月15日,天津。侯光宇坚持古法手工铸剑,简单的工具凝聚了无数的智慧,这是力量与自然的“相爱相杀”。锻打、沾火、淬火、冷冻……侯光宇掌握着无数把剑的生命周期。

  
  • 此后他还去了很多地方,就连打磨抛光用的砂纸,都是从上海买回来的。“咱们这里找不到卖2000号以上的砂纸。”毛乃民说。而他仅打磨剑上的玉石,就要用从200号至5000号、从粗到细13种砂纸,逐一打磨大约15分钟。
图为2017年9月15日,天津。除了一把刻度尺用来测量长度外,瞄直的精准度侯光宇用眼睛就可以完成。
  • 他打造的第一把汉剑用了2年的时间,其中1年多都用在找材料的路上。他还给自己的第一把剑申请了专利。此后再造3把仿制兵马俑坑及铜车马上出土的秦剑时,就顺畅多了。机械加工、木工、雕刻、玉雕、油漆、彩绘等他也越来越熟练。家里的设备也越来越齐,切割机、台钻、电焊机、磨床、雕刻机,他应有尽有。每天5点起床,开始“工作”。现在大约每个月就能打造一把剑。如今4把长1.08米的剑已经完成。此外,秦弩、箭也在紧张的制作中。
图为2017年7月13日,北京。由于手工铸剑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多年来的铸剑工作让孙建军的身体也产生了诸多病痛,如今孙建军每年只能铸造3到5把剑。 孙建军竖了一根竹竿试剑,刹那间剑起竿落。
  • 6年来,为了自己的梦想,顶着家人并不支持觉得他“不干正事”的压力,毛乃民将多年的积蓄都投入到了仿造古兵器上,大约花了有几十万元了。“他挺有艺术天分的,这么多年来能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真挺不容易的,我们很敬佩他”。2012年7月25日,他的朋友张宝兰说。
图为2017年7月13日,北京。古语讲“十年磨一剑”,铸剑自古以来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产物,剑坯在铸造之前需要在四季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中放置一段时间,而磨剑时的细致也体现在每一个环节。孙建军在小院内自制的石磨盘上打磨剑身,磨刀石需要提前用水泡制数小时,而后打磨至表面光滑,否则任何表面任何小的凹槽都会毁坏宝剑,前功尽弃。
  
  • 看到父亲如此执着,现在儿子也开始支持他,并给予他经济上的援助。毛乃民的梦想并没有止步,他希望有一天能造出铜车马的仿制品,大小将能供真人乘坐。目前他已经开始寻找材料了。他还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开一个古兵器博物馆,将尽可能多的古兵器相貌完整地重现在今人面前。
图为2015年5月15日,成都,古代侠客刀光剑影的江湖,是缑小渝小时候所向往的世界。
返回图片频道>>

我要说两句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