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国河蟹界C位揭晓 蟹王406.9克、蟹后349.5克2018-11-14
1/33

显示
  • 2018年11月13日,上海,秋风起,蟹脚痒。一年一度的全国河蟹产业界“奥斯卡奖”再次拉开帷幕,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第12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了解到,今年夺得“蟹王”“蟹后”称号的分别为:来自上海市瑞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蟹王”重达406.9克;来自常州市金坛永强水产有限公司的“蟹后”重达349.5克。视觉中国
  • 它们从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台湾等省市约60家单位选送的1400余只河蟹中脱颖而出。据悉,“蟹王”“蟹后”将沿袭历届冠军的“最终出路”——制成生物标本收藏于王宝和大酒店内,供市民大众参观。
  • 当然,吃不上“蟹中C位”也不必灰心,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介绍,今年全国河蟹产业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由于各地养殖模式与技术不断完善,养殖水平也不断提升,再加上风调雨顺的气候因素,2018年全国河蟹的养成规格大、产量高(稳)、品质好,河蟹产业表现出区域平衡发展、产量平稳增长、效益稳步上升等特点。”
  • 他透露,今年全国河蟹总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全国产量将达85万吨,较去年的81万吨又有上升,“而全国蟹源充足,广大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益人,可选择的机会多、质量高,2018年可谓是幸福的品蟹之年。”除产量外,今年河蟹的整体规格也是历年来养殖规格最大的,平均规格约提高10%至15%,“从今天前来参赛的选手中就能看出,往年入围者以雌三雄四居多,而今年基本达到了雌四雄五(即重量)。”
  • 王成辉说,随着科技支撑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河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认识不断深入,以“种草、稀养、投螺、调水”为核心的生态养蟹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全国各地出现各具地方特色和水域特点的生态养蟹模式与技术,构建“水下森林”和“水底草原”。同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河蟹绿色养殖开始发展,养殖环境优美、养殖过程清洁、养殖产品绿色的河蟹绿色养殖方式将助推河蟹品质的进一步提升,“除了规格大,口感好、品质优、安全保障强的河蟹更受到大众青睐。”
  • 说到大闸蟹,许多人脑海中第一反应还是“阳澄湖”,但除了这一全国知名品牌外,近年来许多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也培育出了较高知晓度的区域品牌。以上海为例,本土养殖的大闸蟹从以前的“落后追赶”已发展到“并跑”和“领跑”,产生了“大泖”牌、“宝岛”牌、“沪宝”牌等多个品牌。“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均不会低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大闸蟹,但由于上海本地蟹产量有限(养殖面积1.5万亩),通常在市场上按只卖,一只蟹的均价在60元左右,高于外地的一斤蟹价格。”王成辉介绍。
  • 据悉,水产新品种中华绒螯蟹“江海21”十年排他使用许可签约仪式今天也同时进行。上海海洋大学作为让与人,上海福岁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受让人,合同总金额为450万元。“江海21”是王成辉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不仅具有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等特点,还具有步足长、颜值高等特征,在河蟹养殖业中享有“大长腿”的美名,已在全国16个省市区养殖。该品种的科技成果转化曾是国内水产新品种公开转让的第一单、创下过水产科技成果公开转让的最高价。
  • 2018年11月13日,上海,上海海洋大学第12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夺得“蟹王”“蟹后”称号的分别为:来自上海市瑞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蟹王”重达406.9克;来自常州市金坛永强水产有限公司的“蟹后”重达349.5克。
  • 2018年11月13日,上海,上海海洋大学第12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夺得“蟹王”“蟹后”称号的分别为:来自上海市瑞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蟹王”重达406.9克;来自常州市金坛永强水产有限公司的“蟹后”重达349.5克。
  • 2018年11月13日,上海,上海海洋大学第12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夺得“蟹王”“蟹后”称号的分别为:来自上海市瑞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蟹王”重达406.9克;来自常州市金坛永强水产有限公司的“蟹后”重达349.5克。
返回图片频道>>

我要说两句

1/9